学校始建于1979年,原由国家电力工业部举办、广西电力工业局主管,现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直管,是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、广西高水平高职学校、全国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、全国职业院校学生信息化职业能力提升和认证项目院校、教育部工业机器人职业教育项目合作院校、教育部首批“1+X ”证书制度试点学校、广西应用型本科人才产教融合协同培养试点院校。
学校现有全日制高职在校生13000余人。近年来,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始终稳定在95%以上,连续12年获“全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突出单位”称号。学校现有教职工556人,专任教师394人。建校41年来,为社会培养输送毕业生近6万余人。
学校设置有电力工程学院、人工智能与信息工程学院等11个二级学院,设置发电厂及电力系统、移动互联应用技术等50个专业,建成对接“发、输、变、配、用”电力产业链和电力装备制造领域的专业体系。拥有4个国家级骨干(特色)专业,1个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和1个移动互联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。主持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1个(2020年验收通过),主持自治区级专业教学资源库3个。
学校通过校企共建智酷创新学院1个、中关村智酷产业学院等产业学院6个、ICT信息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基地1个。组建广西能源电力职教集团,与南方电网、北京中关村软件园等知名企业协同推进“教学应用全覆盖、学习应用全覆盖、数字校园建设全覆盖”的“信息化+电力职教”新生态,服务电力行业转型升级,成为全国首批职业院校数字化校园实验校。